新冠病毒知多少

新冠病毒知多少,如何自我防护?

本应春暖花开,喜气洋洋,欢声笑语的农历新年佳节,却遭受了新型冠状病毒入侵,随之而来的是冷酷寒冬,虽然经历过03年SARS洗礼,卫生系统对流行病学研究,对病毒防范有质的飞跃,但新型冠状病毒到来还是让人措手不及,每天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高居不下,人心惶惶。病毒是哪里来?又是怎样入侵人体?如何防范?让我们用科学视野去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胜不殆。

 

病毒是哪里来?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外壳包裹着核酸长链,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繁殖需要依靠宿主细胞提供生产场所、能量和物质,根据病毒自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的非细胞型的微生物。

而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因病毒包膜上有形似王冠的放射状花瓣样或纤毛状突起而得名。从沙漠骆驼到深海白鲸,从鼠到猫,从家禽到家畜等冠状病毒无处不在。

 image.png

加上最近新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目前已知的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共有七种。其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因具有高致病性而为人所知,其余四种则一般感染人类上呼吸道,除老人、儿童或免疫缺陷人群外,一般不引起重症,因而常常被忽视。

 

 病毒是怎样进入我们人体细胞里呢?

病毒进入人体并不容易,人体完整的皮肤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病毒只能通过呼吸道、眼睛等处暴露的黏膜才有机会进入人体。但呼吸道黏膜表面还覆有黏液,人会通过咳痰和打喷嚏的方式清除病毒。眼睛的黏膜面积很小,除了高浓度的病毒量,不然病毒很难通过眼睛进入人体。


image.png

 


当进入人体之后,由于病毒有蛋白质外壳,与人体组织自有的蛋白质不同,这些病毒就会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触发非特异性免疫。体液中的抗体会粘附在病毒颗粒表面,并且互相结合,把单个微小的病毒聚合在一起,由游荡的巨噬细胞进行吞噬和分解。


image.png

 

巨噬细胞“吃掉”病毒之后,会把病毒分解之后的蛋白质碎片(即抗原)运送到细胞表面,向免疫系统进行“展示”。免疫系统收到病毒信息后开始激活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产生具有针对性的抗体,对拥有同种抗原的病毒进行攻击,这也就是特异性免疫。

病毒逃避了免疫系统的追杀进入了细胞,人体细胞体积比病毒要大800万倍,对无脚无手不能自主运动的病毒在这么大的空间中去寻找细胞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在细胞之中也不是风平浪静的,细胞里面有溶菌酶、免疫蛋白等各种物质,会对病毒进行包裹和杀伤。进入到细胞内部的绝大多数病毒终其一生都找不到细胞核。所以病毒想去感染人体,只能依靠足够多的数量去“碰运气”。

 

 新型冠状病毒如何让我们生病?

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资源来复制自身来繁殖。复制足够多的数量之后,就会把原有的细胞“胀破”,释放出更多的病毒去感染其他细胞,这个感染过程类似于“裂变链式反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的过程中,我们身体中的免疫系统会发动各种免疫细胞来清除病毒。免疫系统的“应战”,会使感染病毒的部位变得红、肿、热、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炎”了。


image.png


轻度的“发炎”对人体是有利的,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活性。但是如果免疫系统初期对病毒清除不利,就会动员超量的免疫细胞来“参战”。肺部血管变得通透、血液流速增加,以使得更多的免疫细胞易于穿过血管进入组织中与病毒“作战”,血液中大量的液体进入肺泡。但是肺泡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被大量液体占据之后,就失去了气体交换的能力,在影像片子上会显示出“白肺”,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和窒息。


另一方面免疫细胞可以直接吞噬病毒进行消除,同时也会吞噬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阻止更多的病毒被释放。免疫细胞还有一种作用,就是会清除被感染细胞周边的健康细胞,避免病毒扩散,从而把病毒感染范围限制在有限的区域内。因此超量的免疫细胞还会“误伤”大量的健康细胞,导致了肺部器官的衰竭。这就是导致患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后大家不要恐慌,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数症状较轻,预后良好,致死率低于流感的致死率,所以我们要理性面对,第一做好个人防护并提升,第二提高自身免疫力杀灭病毒,避免自己受到感染才是最重要的事。

 

复工后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

 国家延长春节假期,给全国提供了第一个14天的隔离期,减少人员流动是最有效的隔绝病毒传播措施,但社会要运作,疫情的拐点并没有如约而来,复工后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范保护自己呢?

戴口罩、勤洗手

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容易传播病毒,所以出门一定要把口罩戴好,与人保持距离;

image.png

         在出行前备好酒精浓度达 75% 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棉片等,摸完扶手等设施后尽快洗手、消毒,不要乱摸眼、口。


image.png


尽量少乘公共交通

特殊时期,通勤也要注意。单位比较近,上班尽量步行;路远可以自驾、坐网约车。如果不得不乘坐公共交通,口罩一定要戴好,手别乱摸。

在电梯戴口罩、触碰按钮用纸巾


电梯空间密闭狭小,病毒携带者在里面讲话、咳嗽、打喷嚏都容易带来飞沫感染。所以搭电梯也要戴好口罩、尽量少开口,

电梯按键上的细菌和病毒数量种类众多,触碰时可以用流行的“纸巾包手指”法,或是“笔盖圆珠笔”法。别去触碰用过的纸巾、口罩的污染面,不小心触碰了,记得洗手哦!


办公室要通风,文具用品定时消毒

办公室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天气冷的需要注意保暖、别着凉了。一个假期没见,你的工位及文具肯定也铺了不少尘,记得用酒精消毒液擦一擦!

保持距离,少聚集,少开会、不堂食

特殊时期,建议采取安全的待人接物方式:与人保持一米距离,避免聚会、开会,尽量微信、视讯会议解决;避免扎堆用餐,尽量打包回办公室单独用餐。

 

日常如何筑建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呢?

隔离期间很多人会忽略了“均衡饮食”,尤其出门受限购买不了新鲜肉菜,很多人白米饭就一顿,或者零食当正餐,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身体的免疫力,给病毒带来可乘之机。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也是提高身体抵抗力的有效方法。尤其是以下几种营养素,在抗疫期间一定不能少。

 

蛋白质,抗体形成的“必备原料”

 蛋白质是人体内各种酶、激素、抗体和免疫因子的合成原料,这些物质有助加快体内化学反应,调节身体机能,抵抗疾病。如果摄入不足会影响组织修复,使皮肤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病原菌的繁殖和扩散,降低抗感染能力。

鱼虾、禽、蛋、瘦肉、奶类等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普遍较高,并且其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吸收利用率高,属于优质蛋白质。

 

image.png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每人每天摄入40~75克水产品,40~75克畜禽类,40-50克即1个鸡蛋,300克奶类。

除此之外,大豆及其制品也含优质蛋白,建议每天摄入15~25克,素食者应该适当加量。

 

维生素A,抵御外来侵袭的“天然屏障”

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维生素A充足时,皮肤和机体保护层(如胃肠道、呼吸道、生殖道上皮层)才能维持正常的抗感染能力和抵御外来侵袭的天然屏障作用。

此外,维生素A还通过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提高免疫功能,该作用可能与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以及改变淋巴细胞的生长或分化有关。

                                       


                                                 

维A在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肝油中含量丰富。

维A原在植物性食物中的含量与颜色有一定相关性,一般来说橙黄色和深绿色蔬果(胡萝卜、南瓜、西兰花、苋菜、菠菜等)提供的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A。

 

维生素C,抗体形成的“催化剂”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外界对人体细胞内平衡的干扰,促进抗体形成,维持正常免疫力。

含维生素C最丰富的食物就是新鲜果蔬,如蔬菜中的有甜椒、苦瓜、菜花、西兰花和芥菜等,水果中的枣、猕猴桃、樱桃、石榴、柑橘、柠檬、柚子和草莓等。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维生素C很娇气,长时间加热容易被破坏。

 

维生素D,免疫系统的“必需品”

维生素D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作用,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一些研究提示,维生素D的不足同时引起人体的免疫力低下,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并不丰富,只有鱼肝油、肝脏、肾脏、全脂奶、黄油、蛋黄、多脂鱼等。

 

锌,调节免疫力的“小助手”

锌是体内两百多种酶和活性蛋白质的激活因素或辅因子,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缺锌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食欲减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锌主要来源于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贝类、虾蟹、内脏、肉类、鱼类等。甲壳类动物如田螺、牡蛎、河蚌之类都富含锌。种子当中,芝麻、葵花籽、松子等含锌量也很高。

 

铁,抗体形成的“有力后盾”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以及某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并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缺铁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抗体产生,导致免疫反应缺陷。



补铁主要依靠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重要来源是“铁三角”,即红肉、动物血液和肝脏。尤其难得的是,“铁三角”与果蔬、豆类和谷类等植物性食物一起食用时,还能促进这些食物中铁的吸收,一举两得。

 

膳食纤维,防便秘控体重的“好帮手”

多天不出门,饮食不均衡,运动量减少等会导致便秘几率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它们能量低且有填充作用,并有助延缓胃的排空,对于控制食量、润肠通便和增加饱腹感都有帮助。

 


很多食物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高手”,比如黑豆、黄豆、红豆、绿豆等豆类食物,木耳、海带、裙带菜、口蘑等菌藻类食物,小米、玉米、糙米、燕麦等粗粮。此外,根菜类食物纤维含量也较多,如胡萝卜、红薯、山芋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从食物中摄入上述营养是最好的,但如果确实有些食物暂时供应不足导致饮食不均衡,服用相关营养素补充剂也是可以的。

适量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可以帮助预防因为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引发抗病力下降的情况。

 

除了饮食均衡之外,规律作息也是很重要,充足睡眠可以保证精力、体力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时间在7~8小时,老人也不能低于6小时。

个人卫生要做好,外出戴好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参与聚餐,回来用肥皂反复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并做好家居卫生,可以用巴氏消毒水1:99兑水拖地和擦桌椅,保持室内通风,有效远离病毒。

保持情绪稳定,恐慌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心理压力,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适当运动可增加肺活量,使呼吸道纤毛的活动强而有力,进入的细菌病毒便会随着摆动被甩出。

通过正确的防护措施是可以完全避免病毒感染的,只要我们携手并肩每个人都做好防护,共同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就会很快战胜病毒,度过疫情了。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